须疮

须疮

概述:须疮(sycosis)是由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,通常局限于胡须区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病因

病因:本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,偶尔也可为其他细菌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剃须、修面所致的皮肤损伤,皮脂溢出,胃肠功能障碍,可成为本病的诱因,疲劳和情绪波动常使本病复发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皮损初起为小片红肿、毛囊性丘疹或脓疱,中央有毛发穿过,毛发松动可拨出,疱破后露出红色糜烂面,脓疱间可相互融合成片,干燥结污黄色痂皮,愈后可遗留瘢痕。少数患者皮损中心消退,周围扩展,浸润明显,毛囊口化脓,愈合后留萎缩性瘢痕,可使毛囊破坏,毛发缺如,称狼疮样须疮。
    女性发于30~40岁,男性上唇、下颏、耳前等处胡须受累,严重者可有睑结膜炎,自觉灼痛或疼痛,病程缓慢,常迁延日久不愈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诊断

诊断:
    1.根据临床表现,诊断一般不难,但要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:
    (1)须癣:真菌感染所致,皮损为浅在性鳞屑斑,有断须,镜检可查到真菌。
    (2)脂溢性皮炎:鳞屑油腻,无化脓性皮损,除胡须外可见于其他多脂区皮肤如头皮、颜面等,与须疮并发时常继发湿疹样改变。
    2.中医病机和辨证
病机:中医认为本病系因肺胃湿热、兼感毒邪、上蒸于口唇周围面发病,属于脾胃湿热上蒸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治疗

治疗:
    1.全身治疗  酌用抗生素。有脂溢性皮炎者应积极治疗,对狼疮样须疮可使用理疗或浅部X线照射。
    2.局部治疗  亚急性可用1∶5000高锰酸钾溶液热敷,每天2~3次,再外用抗生素软膏或洗剂。
    3.中医疗法  可内服龙胆泻肝丸栀子金花丸,外用10%雄黄解毒散加入黄连膏外用。

预后

预后:毛囊口化脓,愈合后留萎缩性瘢痕,可使毛囊破坏,毛发缺如,称狼疮样须疮。
病程缓慢,常迁延日久不愈。

预防

预防:刮须时避免损伤皮肤,避免局部刺激,保持皮肤清洁卫生。加强机体抵抗力,避免劳累和紧张。积极治疗鼻咽部慢性病灶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